close

【聯合報記者薛荷玉/台北報導】教育部打算最快從本學期開始對國一學生進行診斷性評量。教育部長吳清基昨天在立院答詢時指出,診斷型評量不是普測,不會像基測選在全國同一天施測,只是提供給老師們作為診斷工具,各校可自行施測;但建議每位學生都要接受評量,以了解是否學會課綱要求的基本能力指標。

許多家長已安排明年寒假出國,擔心小孩會在假期時被留下來補救教學。吳清基表示,補救教學尊重各校的規畫,可自行決定要在第8節、周末或寒暑假進行補救教學。

但全國家長聯盟理事長謝國清表示,聯電的榮譽副董宣明智、也是向陽基金會的創辦人之一,最近針對40餘位資深教師進行一項小型調查,結果顯示,老師們認為一般學生日常生活所需的基本能力,英文只需要學到目前的國二階段,國文、社會要學到國一階段,但數學只要學到國小畢業階段即可。


謝國清表示,這顯示國中小九年一貫課綱的基本能力也有檢討空間,是否要求太高?學習時間太長?造成孩子學習疲倦,如果可以少學一些,或把難度降低,「國中生也許下午2點就可以下課,剩下來的時間可以做有興趣的事、性向探索,或進行補救教學。」

「現在的教法就是份量很多、一直趕,老師教不完、學生學不了,落後的學生沒人理,不會的部分累積愈多、就愈學不會。」謝國清指出,教育部提供診斷型評量工具,確定每個孩子都學會該年段的內容,方向是正確的,但執行上要避免考得更多、徒增學生壓力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國一診斷型評量
    全站熱搜

    rainwoodwoo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