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分類:壓力紓解 (5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  大考逼近,考生壓力飆高!調查顯示,面對指考倒數,九成考生發現自己唸書很難專注、八成以上感到焦慮,醫師指出,每回考季來臨,門診就有不少考生報到,多是因為壓力導致失眠、暴躁等問題、注意力也無法集中

    醫師提醒,面對考試,同學一定維持平靜心情,K書別忘定時休息,可以透過伸展操、咀嚼口香糖等方式紓壓。

文章標籤

rainwoodwoo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你是否只顧著為工作打拼,卻時常感覺身體疲倦、脾氣變差、記憶力不佳,甚至有時感覺呼吸困難?小心可能罹患自律神經失調!曾經報載有此困擾的人包括政商名人,其中台中市長胡志強、名嘴陳文茜等,即為代表之一。根據歐美研究,大約每100人中就有30人曾經歷過自律神經失調的痛苦,而醫界推估台灣人罹患比率應該與歐美相當。尤其,許多上班族因為生活步調急促緊張,經常忙碌於工作與家庭之間,如蠟燭兩頭燒,往往也是自律神經失調的高危險群。

人體的神經系統大致可以分為兩類,一為中樞神經系統(包括腦和脊髓),另一為周邊神經系統;而周邊神經系統可分為體神經系統及自律神經系統,自律神經系統包括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。精神科醫師陳炯旭表示,交感神經系統有如人體的「油門」,在面臨壓力狀態,會使交感神經興奮,使腎上腺素分泌旺盛,當長期累積壓力而過度興奮,就會出現心跳加快、頭痛、頭暈、口乾、呼吸困難、心悸、胸悶、肚子痛、便祕等反應;容易導致心臟病、高血壓、失眠、焦慮、恐懼、憂鬱、記憶力衰退等現代文明疾病,屬於症狀輕微的精神疾病。

文章標籤

rainwoodwoo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?"【記者陳欣怡/台北報導】在每個人的生涯當中都必須面對各項考試,如升學考試、國家考試、職場升遷考試等,一試定江山,考試的心情、壓力難免沉重。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申一中建議,自己除了需要調整心理狀態外,也可藉由穴位按壓及茶飲,以達到增強體力、紓緩壓力的目的。

 

rainwoodwoo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【聯合報╱劉貞柏/新北市中和欣康診所主任】李同學,高二,自小品學兼優,認真負責,健康良好。升上高二後容易考前緊張、惡心、腹瀉,初期認為是考試壓力大,後來症狀愈來愈頻繁,成績下滑,合併長期焦慮、失眠、多夢、體力變差等。最後請假過多,引起家長及校方關注,轉介來門診。

 陳小姐,30歲業務員,工作積極,成績亮眼。3個月前轉調管理部門,因壓力增加,逐漸出現胸悶、暈眩等症狀。開始時不以為意,後來時常在大型會議前心悸、手抖,甚至頻頻跑廁所,於是來求治。

兩案例都是典型身心失調,外在壓力引發生理症狀。但為什麼從前不會這樣呢?李同學考高中時,天天挑燈夜戰,後來順利考上第一志願,並沒有考前惡心腹瀉的情形;陳小姐跑業務時,經常忙到三更半夜,壓力持續存在,為什麼現在有那麼多身體不適?

原因是「調適壓力的能力不足」。過去李同學遇到學習瓶頸,因應模式就是「加倍努力」,兩個小時讀不熟,就念5個小時,5個小時讀不熟,就念到天亮。

陳小姐白天跑客戶跑不過來,就自動加班,晚上10時還登門拜訪客戶。這些因應方式造就從前亮眼成績,但也暴露出刻板僵化的壓力因應模式,埋頭苦幹,別無他法。

為什麼資優生、高材生容易發生上述狀況?因為努力認真是學習的第一要務,因此從小能埋頭苦幹的人,初期大多有優秀表現,但同時也容易產生:「只要更努力,就一定會有更好的成績」的想法。若長期輕忽壓力調適,盲目地再加把勁,最後體力透支,作息大亂,繼而嚴重影響生理周期,就容易身心失調,產生諸多不適症狀。

所以從小培養孩童的學習態度,首重「認真謹慎」,仔細寫作業、一筆一畫按部就班地完成功課。隨著年齡增長,除了加倍努力之外,還要學習山不轉路轉、多樣化而有效率地學習、適時放鬆等方式,調整當下的狀態,才能有效因應複雜的外在環境與多元化挑戰。

【2011/05/19 聯合報】http://udn.com/

 

rainwoodwoo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【聯合報╱記者李青霖 /新竹報導】2011.04.27 10:35 am

考季又到了,不少考生出現心悸、冒汗與焦慮現象,署立新竹醫院精神科醫師詹仁輝說,如果症狀持續未解,須儘速就醫,學習紓壓方法,才能重拾自信心。

 國中基測快到了,新竹地區一名國3學生,日前在校內月考時,寫到幾題不知答案的題目時,突然心慌、焦慮,還出現心悸、手抖、冒汗情形,雖然硬撐到鐘響,但心裡還是很不安。

他將症狀告訴媽媽,她母親與學校老師商量,覺得他壓力太大,出現了身心症狀,建議找精神科醫師談,經醫師評估後,安排心理治療,找出焦慮源,並教他放鬆的方法,加上緩解焦慮的藥物,經一個多月治療,現在面對考試,已不會那麼緊張了。

詹仁輝說,學生考試前多少會緊張,擔心考得不好,少數卻緊張過度,還出現胸悶、心悸、手抖、心慌等不適,造成自律神經失調或神經衰弱症狀,臨床上會安排考生放鬆訓練、認知調整,以及系統減敏法,來減少焦慮及負面擔憂,另開立抗焦慮藥物,減輕身體不適症。

【2011/04/27 聯合報】http://udn.com/

 

rainwoodwoo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