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聯合報╱洪蘭】
2012.09.13 02:44 am
一個高中生寫信向我訴苦:老師說我們要有創意才會有前途,可是我每天都覺得透不過氣來,一點靈感也沒有,請問,創意要怎樣才出得來?
的確,如果每天都覺得透不過氣來,創意很難出來,靈感只有在快樂時才湧出。心理學家早在一九六○年代就發現了這個關係,那時哈佛大學有個年輕的心理學家叫Sarnoff Mednick,他認為創造力其實就是連接得非常緊密的聯結記憶(associative memory,這是記憶組織的一種,以內容為提取的線索,例如看到丈夫會聯想到太太),他發展出一個聯想力測驗叫Remote Association Test(RAT),這個測驗到現在仍在用,因為它非常符合創造力的神經機制,我一九九二年回台教書時,有把它帶回來。
這個測驗的做法是給受試者看三個字,如base、snow和dance,請他盡快想出一個跟這三個字都有關係的字。這題答案是ball:baseball 棒球是高聯結,snowball雪球是中度的聯結,dance是個ball就像我們中文的成語詞,如風流,從字面上看不出意義來,受試者必須知道ball的另外一個意思是舞會,畢業舞會叫Graduation Ball,交際舞叫ballroom dance,這時答案會出來,因為ball有三次的input,比別的字多,當它超越神經觸發的臨界點時,就會出線。
又如surprise、line、birthday,這三個字的共同字是party,Surprise Party、Birthday Party、Line Party是五十年代電話線不夠時,兩戶人家共用一條線叫Line Party。所以背景知識越廣,做這個測驗越輕鬆。
德國的心理家在這個測驗中添加了一些無解的三字組,再請受試者盡快的判斷每題有沒有共同的字。受試者並不需要寫出答案,只要判斷它有無解即可,如Cottage、Swiss、Cake是有解(共同的字是cheese),dream、ball和book是無解,三者無共同的字。在測驗前,他們先請一半的受試者花幾分鐘回想他生命中快樂的事,另一半去想悲傷的事,然後才開始做。結果發現快樂組可以直覺的感到有沒有答案,成績比控制組好了兩倍以上,而悲傷組的判斷很差,幾乎沒有一題對。他們下結論:創造力跟情緒有直接的關係,心情不好時,連直覺都消失了。
接著,研究者在受試者臉部肌肉上貼小電極來偵測肉眼看不見的表情變化,當問題有解時,受試者臉上會不自覺的浮出淡淡的微笑,眉頭是舒展的,這個實驗再度確定了心情與創造力的關係。但是究竟誰是因,誰是果呢?
這次他們給受試者戴耳機,告訴他,耳朵裡聽到的音樂會影響他的情緒反應,然後再做這個實驗。結果受試者臉上的微笑就消失了。大腦一旦以為有解答所帶來的輕鬆感是音樂的關係,就把這感覺歸因到音樂上,那個因有解而產生的微笑就消失,證明了受試者內在不自覺的輕鬆情緒會影響他們對三字組的判斷,這個直覺又影響了他們的創造力。所以快樂的學生才有創意。
在這講求創意的世紀,如果大人跟孩子講的話中,十句有七句是負面的,你覺得我們的孩子會有創意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