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【聯合報╱小眼(新北中和)】到南部讀大學後,我喜歡回家,媽媽更喜歡我回家,她總會在我回家的前一周,打電話問我有沒有什麼想吃的菜,想去的地方?

回家後,我通常在星期一清晨五點半返校。冬天的台北,天空還沒亮,我就拉著小行李箱出門了,我刻意不在星期一早上排課,就是為了能在家裡多待一晚。

那天早上,在樓下中庭運動的葉媽媽看到我,問我:「你這麼早要去哪?」

「要去上學。」

她露出「這小孩是不是要離家出走」的緊張表情說:「拿著行李上學嗎?」

我想她大概還以為我是那個匆忙上學的高中生吧!鄰居不曉得我是個早已住校的大學生,我也還沒適應從周末回家的快樂心情中抽離。

走在熟悉的巷子,我想起在大陸工作的爸爸。從我小學四年級開始,我們一家人就成了所謂的「台商家庭」,記得爸爸離家的第一個晚上,家裡沒有他穩重的腳步聲,變得好安靜。

「爸爸回家、爸爸離家」,漸漸成為常態,但有一點仍是我不習慣的,就是爸爸每次臨出門時的盥洗聲,還有他在我的書桌前寫字時的燈光,這些聲光總會讓淺眠的我醒過來。我其實不想知道爸爸要出門了,也不想知道他要寫紙條提醒我用功讀書、幫媽媽做家事等,我只想一早起來,假裝他沒有搭飛機,他只不過是去上班而已。

現在我懂了,我也成為要在清晨離家的人,我也成為家人掛心的對象。「出門要小心噢!」離開前,我聽到媽媽如是說。

【2011/04/02 聯合報】http://udn.com/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rainwoodwoo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